「回到演奏的最初 – Back To The Roots」教材推薦

揮、擊

是演奏的開端 – 曾淵明

隨著這本書封面的輕描淡寫,卻蘊含大量智慧的文字中,明瞭肢體動作是可以透過音符展現並表達內心深層的感受。這本“回到演奏的最初”就是帶領這樣我們深入淺出走進演奏的初衷。

這本並不像『某地的六十秒,是我們的一分鐘』一樣字字累贅,而是每一個樂句都暗藏人類演奏的動機(motivation)。甚至,更超越人類的極限,去探索自然的律動。隨著書內有關“Time of Table”章節的釋義與精闢的論述,隨即令你對已知格式的音樂運作有所撼動。這是為什麼?因為書中隱藏太多你不曾思考過的拍號與思維。

「這本書,不只練樂句,更引領思維。」

這是我首翻這本書的印象,我們可以從媒體獲得大量的音符練習。也有更多肢體協調功課要做。但你怎麼做?為何這麼做?與坊間的教材最大不同點是,他從腦袋開始營造你正確 ”說話”的方式,

何謂正確?何謂說話?

正確是指讓你話中有意,說話是讓你更言之有物。例如他書中的”位置擺放(displacement)“章節來說,他讓你知道我們目前的”八股”演奏方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不同的拍點位置演奏同樣的一句話,藉此,同樣的節奏你有更多不同的運用。並掌握演奏的步調。

「這本書只是個開端,練習是無止盡的」

運用此書的好處,就是阿明老師在書內推薦了非常多的延伸閱讀好教材,與他的知識從何而來。例如在”手腳協調(coordination)”章節中他解釋了與白克迪老師的上課經驗,到如何寫出他的私房練習帳;或是從”鼓棒控制(stick control)”章節中,分享了Stick Control for Snare Drummer的出處,與阿明老師如何內化練習。

就連我們最頭痛的,至今還無法全面掌握的”基礎打點(Rudiments)”練習,他除了指出指標人物外,更加以運用在套鼓的演奏上,用老師獨特的思維來演奏。讓你除了盡情朝書中思想空間揮灑,更讓你Back to The Roots!!! 朔源到最原始的練習。

「必要入手的一本教材」

為什麼要如此推薦?

如同封底曾淵明老師的求知與演奏經歷,就值得我們正向學習。探究音樂與演奏音符,如同語言是學無止盡一般。除了將此書作為工具書使用,你還可以從中獲得老師的經歷與歷程,不只「揮、擊」更讓你從更腦中更深層的去探索音符。演奏更言之有物,知道自己演奏的樂句與目的為何。

剛入手這本書,尚未實地演練,但閱讀的期間已經讓我手腳開始運作,並思考我如何完成與建構我的練習,就連騎車也在想「到底是如何想出這套有趣的練習樂句」?(是有點危險請大家還是小心駕駛)筆者也有追蹤老師的IG,老師每天的練習也是讓我滑IG的動力之一啊!

希望入手這本書的你也能

「建構強壯的根,茂盛演奏的大樹」

文/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