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歷史演進」
說到爵士鼓會讓你想到什麼呢?
在樂團表演、歌手的演唱會甚至是管弦樂隊中,我們都能看到鼓手舞動著鼓棒與身體,雙手游移於各鼓件,如行書般行雲流水地使音符躍動於節奏和音樂之間,我們得以有這些想像,都要歸因於爵士鼓(Drum set)的發明。
爵士鼓中「爵士(Jazz)」一詞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英文單字口語上的變化,也有人相信是源自於一位黑人爵士樂手 Jazzbo Brown 的名字。真正的原因現已無法考證,但不可否認的是,爵士樂發展至今,已成為一種精神與象徵。
在台灣,因早期鼓組常伴隨著爵士音樂一同演奏,所以我們稱做爵士鼓;中國說「架子鼓」;歐美國家在爵士鼓剛成型時稱其為 Trap Kit,取自英文「 Contraption 」,意思為新奇的發明。而現今則多以 Drum Set、Drum Kit 稱之。
「鼓的出現」
依據考古學證據,約在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地區,人們就懂得以延展獸皮的方式製成鼓,用於狩獵時傳遞訊息,以及宗教儀式上的演奏,於此過了6800多年才慢慢開始演變成現代爵士鼓的樣貌。
「爵士鼓的起源」
19世紀後半美國內戰時,各個軍隊中皆有所屬的軍樂隊,用以鼓舞士氣或下達指令,因軍樂隊的樂手多以地區性招募,使得戰爭結束後回到家鄉仍會聚在一起演奏音樂。當時管弦樂團是最普遍的音樂表演形式,脫離戰爭回到日常的軍樂隊樂手們,常因征戰多年的情誼而組成樂團,形成每個市鎮皆有所屬樂團或表演場地的現象。
當時的樂團中都配有兩位以上的打擊樂手,分別演奏大鼓、小鼓和銅鈸。隨著時代的演進,為因應更多樣的表演形式和場地,樂團不得不減少人數與配置,以便在較小空間中仍得以演奏完整的樂曲,也因此開始將打擊樂器拼湊在一起,使一人能同時演奏多種樂器。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樂手們嘗試用背帶或繩索將小鼓掛在肩上,或單純地把小鼓放在椅子上演奏,並將大鼓架在地面,以踢擊的方式製造聲響,直至大鼓踏板發明問世,才正式揭開爵士鼓組的序幕。
「踏板的發明」
最早的踏板是由 Edward “Dee Dee” Chandler 在約1894年所發明(如下圖右),當時稱為「 Overhanging Beater 」,構造為將鼓槌固定於鼓框和踏板中間,採擊踏板時下壓鼓槌使其撞擊鼓面發出聲響。
▲ 圖一. 此照片拍攝於1896年,為 Chandler 與其管弦樂團的合影,而Chandler 也被認為是最早的爵士鼓手(圖左)。
之後的10幾年間經過不斷的改良,構造漸漸趨近於現代踏板的模樣,但材質多為笨重且易受潮的木頭。一直到1909年,William F. Ludwig 看準商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生產大鼓踏板,並改以金屬材質製造(如下圖二)。此舉可以說是爵士鼓的另一個里程碑,除了提高踏板的效率外,也因量產而使爵士鼓更為普及。
「Hi-hat 的出現及演變」
有了大鼓和小鼓的組合還不夠,鼓手們嘗試將更多不同的音色加入鼓組中,舉凡哨子、三角鐵、牛鈴,和用類似天鵝頸部輪廓支架吊起來的銅鈸(下圖三)等等。在打擊懸吊的銅鈸時,常因節奏需求而必須用手進行悶鈸、消音,這樣的動作過於繁瑣也無法做出明顯音色上的變化,不斷追求革新的人們於是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腳上,記得我們還有一隻腳是沒用在樂器上的嗎?透過雪鞋的發想(而這樣的構造也真的叫雪鞋「 Snowshoe 」),設計了一個木製夾板,將銅鈸固定在中間,並在木板上加了一個環,使左腳可以套入並控制銅鈸的開合,類似於手持銅鈸相互撞擊的方式,此發明開啟了四肢並用打鼓的時代。
▲圖三. 鵝頸式銅鈸懸掛架,類似於今日的Crash。
時間來到1920年代,手舞足蹈的鼓手們對於器材的進步從不懈怠,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最早也是最矮的 hi-hat 就在此時出現了,高度大約只有 12” 左右,當時稱為「 Low Boy 」。其機械構造的改變使左腳得以更有效率且省力地控制銅鈸。
Snowshoe 與 Low boy 影片參考如下
但我們還想製造更多的聲音。若是能在控制開合的同時以鼓棒擊打,那聽起來會怎麼樣呢?於是將中間連接的金屬管加長,提升 Low Boy 的高度至約 20”,因高度與當時的襪子相近,也稱為「 Sock Cymbal 」。而後為了能更順暢地以鼓棒演奏,又再拉高成我們現在熟悉的 “ Hi ”- Hat。
「Tom-Tom 的加入」
Hi-Hat 的發明完整了作為音樂節奏基礎的鼓組,但因聲音過於單調,相比於大鼓的低沈和小鼓的強勁,具有旋律感的 Tom-Tom 正好填充了其聲響中的間隙,使韻律更流暢,節奏間的銜接和應用更加多元。
Tom-Tom 源自中國堂鼓(China Toms),約於19世紀後期傳入美國。引進美國後,將原本用釘子固定的鼓皮加以改良,設計出可用螺絲調整張力的構造。因其可調性及音色,在1920年代深受鼓手們喜愛,許多公司紛紛成立開始研發生產,醞釀著爵士鼓流行風潮的開展。
「現代爵士鼓樣貌的成形」
在1930年代,Gene Krupa,因其充滿活力的風格和出眾的表演技巧而聞名的鼓手,捨棄了原先爵士鼓多樣且複雜的配置,單純使用大鼓、小鼓、一顆 Tom-Tom 、Floor Tom 以及 Hi-hat和各種不同尺寸的銅鈸( Cymbal ),這樣的配置一直沿用至今,成為爵士樂團的基本鼓組。Krupa 也是第一位在樂曲中加入鼓 Solo 橋段的樂手,在其1937年樂曲「 Sing Sing Sing 」中史無前例令人驚豔的 Solo,讓爵士鼓跳脫原本在音樂裡陪襯的角色,躋身爵士樂中的獨奏樂器。
▲圖四. Gene Krupa 與其鼓組。
1950年代對於鼓皮來說是個革新的年代,隨著工業技術的成熟,開始將聚酯應用在鼓皮上,此合成鼓皮有著反應快及一致的音色等特點,顯著地改變了爵士鼓的聲音特性及感受。在此之前使用的鼓皮皆以小牛皮製造,因小牛皮容易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造成張力改變,鼓手常需因應天氣或場地的狀態調整鼓皮的鬆緊,有時環境乾燥到還必須將鼓皮潑濕才得以開始演奏,可以想像當時演出前鼓組的調校有多麼繁瑣。雖然小牛皮有諸多使用上的不便,但若環境因素恰到好處,其發出的聲響是合成鼓皮完全無法比擬的。
時至今日,科技瞬息萬變,期間許多器材細節上的發明數不勝數,例如可調節高度和角度的支架關節(Memriloc);或支架上的記憶環(Memory Lock System),使架設鼓組時更方便快速,也能使器材穩固不滑動等。
每一樣大小發明,都是爵士鼓成為今日樣貌的基石,一層層交疊堆砌。讀爵士鼓的歷史,就像看著孩子的成長歷程一般,無論經過多少進步和改變,他依舊是最初那單純的模樣。想像自己坐在爵士鼓前,雙手駕馭著鼓棒翱翔於鼓面上,交雜譜出飛躍跳動的音符,我們正做著與那些傳奇鼓手同樣的事,伴著相同的熱情與靈魂,現在就開始打鼓吧!
文/峻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