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鼓譜?

新手學員在學習爵士鼓的過程中,知道怎麼去看懂鼓譜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還記得小弟我剛開始打鼓時還看不太懂鼓譜,每次練習一些句子或歌曲都得要花很長的時間把鼓的聲音或是位置記起來,但偏偏一首歌曲少說一百多個小節,要整首背起來談何容易….,這時才發現了視譜對於新手學員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

鼓譜它就像是我們在打鼓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一樣,想要知道如何 [溝通] ,一定得要認識它!這當然也是一個鼓手在樂理範疇裡面很基礎也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而且可以幫助新手學員在練習的過程中更加事半功倍喔!

今天就來帶著大家怎麼看懂鼓譜吧!

音符

附點音符與休止符:

相信大家都對這些所謂豆芽菜的音符記號都是既熟悉又陌生吧!沒有錯!在我們小學時候的音樂課都有教過,只是大家選擇性的遺忘而已哈哈!別擔心,多記多看絕對有幫助,而且之後我們的文章會有一個篇幅專門介紹各音符的轉換練法喔!

鼓件的各部位置圖及反覆記號

圖中紅圈裡顯示的是這個小節的拍號:表示這小節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有五拍。

接下來的第一第二行中,藍色字體部分為坊間大部分爵士鼓教材所採用的範例。代表著鼓組的所有鼓件其相對應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有一些譜例中的符號可能會有些許不同) 。當然這是以一般標準五粒組的基本常見DrumSet為例,如果鼓件的配置很多(例如銅鈸的設置有許多片…等等) 的話,也會在五線譜上多加其他位置的標示。

第三行的兩個符號就比較偏向曲式走向的反覆記號應用了。前者為重複前一小節(省略記號),後者則是常見的反覆記號(範圍內的小節數重複演奏)。

其他常見樂譜記號

D.C.(da capo) :回到曲子的最前端開始演奏。

D.S.(dal segno):回到Sign的圖示開始演奏。

To Coda : 前往Coda的圖示開始演奏。

  :Sign的圖示。

:Coda的圖示。

一般常見的鼓譜範例

在此鼓譜範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行第三小節中出現了前文中提到的省略記號(重複前一小節),意即這個小節的內容跟第二小節一樣,所以省略不寫。

接下來在第四、第五小節則有編號1及2的圖示,代表著有打擊順序上的差別,一般通稱一房、二房。因為我們在第四小節的一房有看到了反覆記號左向的使用,所以我們需要再返回前一個出現反覆記號右向的地方(也就是第一小節),然後再走一遍前三小節之後跳過一房(因為剛剛打過了),再繼續到二房的打擊。所以整個第一行的打擊順序為(以小節為單位):1 、2、3、4、1、2、3、5。

再來範例經過了第二行繼續往下走到第三行的第十一小節,底下有一個D.S.(dal segno)的記號。看到此圖示代表要返回Sign,也就是第八小節的圖示。返回第八小節演奏之後,再進行到第十小節看到To Coda,再直接跳到第十二小節的coda圖示來完成這個範例。

以上這些就是比較基礎的鼓譜範例。
當然樂曲千變萬化,要熟悉如何流暢的視譜還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對於新手學員來說,最困難的除了一些譜例中反覆記號的認識,其他不外乎就是每個小節裡音符的轉換及運用了!JP樂器之後也會有針對音符練習的文章,希望能對各位學員在學習爵士鼓的過程中有更多的幫助喔!

JP樂器 Neo

想看更多影片版本鼓譜介紹嗎?點下面連結進入 如何看懂鼓譜(二)